谁才是加沙停火真正的输家?和平表象下的代价!战争结束了,但加沙街头庆祝的人群脚下仍是瓦砾。当地时间10月10日凌晨,以色列政府批准了停火协议,这意味着持续两年的巴以冲突似乎要画上句号。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消息,试图将自己塑造成和平缔造者。他先是向哈马斯发出威胁,迫使对方接受停火方案,接着通过交易让各方都觉得自己没有吃亏:以色列停火换回人质;哈马斯放人换取以军后撤和人道援助;埃及、卡塔尔等中间人也获得了国际声望。
然而,这种胜利对以色列来说是苦涩的。军事上,以色列一路碾压,摧毁了哈马斯的基础设施,削弱了黎巴嫩真主党,并重创了伊朗的代理人网络。两年间,战火从加沙蔓延到叙利亚甚至伊朗本土,目标明确地斩断所谓的“抵抗之弧”。现在看来,叙利亚政权更迭,伊朗自顾不暇,哈马斯领导层几乎被消灭,以色列的战略目标似乎都实现了。
代价巨大,包括巨额军费、耗不尽的时间以及未能救回的所有人质。更重要的是,以色列在道义上输得一塌糊涂。以前西方世界普遍视其为“受害者”,如今加沙废墟和儿童尸体的照片广泛传播,国际舆论彻底倒戈。瑞典环保少女格蕾塔两次被以军拘捕,进一步激怒了欧洲民众,支持巴勒斯坦的游行此起彼伏。
相比之下,哈马斯虽然在军事上几乎被摧毁,但在政治上却存活下来。两年前发动“阿克萨洪水”行动时,哈马斯可能就没想过能打赢,而是希望通过极端手段重新引起世界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关注。现在,尽管损失惨重,哈马斯仍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参与谈判,这本身就是一种战略上的存活。
两年间,至少六万名加沙平民死于战火,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。城市被夷为平地,水电全无,卫生系统崩溃。战争结束的消息传来,街上有人欢呼,但更多人心里明白这只是暂时不用死了,未来何去何从无人知晓。
所谓和平又能维持多久?哈马斯未表示要解除武装,以色列极右翼也已公开反对停火协议,认为这是给哈马斯喘息的机会。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反对协议并威胁退出联合政府,内塔尼亚胡的政治地位岌岌可危。一旦极右翼出走导致提前选举,他的政治生涯或将终结。
战场上的枪声停止并不意味着和平真正到来。被摧毁的信任难以重建,撕裂的仇恨更是如此。特朗普的“和平计划”或许能暂时止血,却治不了根。未来的加沙面临漫长的重建和混乱的治理,而以色列则要在国内政治压力和国际舆论谴责之间艰难前行。中东这片土地迎来的只是一次短暂的喘息,而非长久的安宁。谁才是加沙停火真正的输家?和平表象下的代价!
永信证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