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前7年,汉哀帝刘欣在未央宫举行宴会,他安排了傅太后的座位紧邻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座位。当大司马王莽巡视时,看到这一安排后,立即生气地批评内侍负责人:“定陶太后不过是妾室,怎能与至尊并列坐!”王莽当场命令重新安排傅太后的座位。傅太后听闻后大为光火,决定不参加此次宴会。
在这件事情上,王莽不仅不尊重刘欣,还表现出对傅太后的蔑视。虽然此时的傅太后已经从定陶太后升为恭皇太后,王莽依然称她为“定陶太后”。傅太后自然不甘心,这个称号对她来说非常重要。
傅太后的背景相当复杂。她原是汉元帝刘奭的妃子,早在刘奭还是太子时便开始侍奉他。在刘奭继位后,傅氏被封为婕妤,宠爱有加,并为刘奭生下了定陶恭王刘康与平都公主。刘奭与王政君共育有一子刘骜,傅婕妤生有刘康与刘兴两个儿子。刘骜是嫡长子,继位后成为汉成帝,傅婕妤的尊号也随之升为定陶太后。
然而,刘骜死于45岁,未留下后嗣。到了公元前9年,刘骜的弟弟们——中山王刘兴和定陶王刘欣开始进入朝廷,继承了他们父亲的王位。定陶太后通过贿赂赵合德和王根等权臣,成功促成刘欣被立为太子。刘欣即位后,定陶太后和傅婕妤母子被安排住在定陶王府,而傅太后心里却有着更大的野心,她希望刘欣能够继续向她母子表达敬重。
展开剩余66%在此过程中,刘骜的母亲王政君希望定陶太后能与刘欣保持一定距离,避免亲情过于深入影响朝政。尽管如此,王政君同意定陶太后每十天去探望刘欣。在刘骜去世后,刘欣登基为皇帝,并且将王政君尊为太皇太后,赵飞燕尊为皇太后。尽管王政君在朝中地位尊贵,傅太后依然不甘示弱,要求刘欣继续给她家族加尊号。
王政君看出傅家与丁家的日益强盛,觉得刘欣有意扶持他们来对抗王家,于是她请求王莽辞去大司马职务,回家避让。然而,刘欣不同意,他既不希望自己刚登基就出现太多变动,又不想让王莽过早退出政坛。于是王莽继续担任大司马,处理朝政。
几个月后,宴会的事件再次发生。王莽依旧没有给予傅太后应有的尊重。对于王政君而言,她才是合法的太皇太后,而傅太后只不过是“妾室出身”。这种轻视让傅太后非常愤怒,她决定彻底与王莽决裂。
随后的局势更加复杂。刘欣在王莽与王家等权贵压力下,勉强同意尊定陶太后为“帝太太后”,并命令在京师修建恭皇庙,供奉傅太后。当时,傅太后的权势几乎达到了顶峰,她开始以“老太婆”来称呼王政君,气焰十分嚣张。
然而,尽管傅太后一度风头无两,王政君依旧以其长期稳固的地位胜出。公元前2年,傅太后去世,她与刘奭合葬于渭陵,并被追封为孝元傅皇后。同年,刘欣也因病去世,终年25岁,没有留下子嗣。王政君重新掌控了朝政,恢复了王家权力。
王政君命令将傅家和丁家的权利收回,并通过王莽的帮助,将傅太后家族的成员逐一罢免,遣送回原籍。王莽又在多年后利用傅太后和丁太后的墓地问题,进一步削弱了她们家族的影响力,最终让傅太后的家族走向衰落。
发布于:天津市永信证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