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英问:“你哪家经纪公司的?”
张晚意平静地回答:“我没有经纪公司,我个体户。”
这一刻,我突然意识到,共情是有滞后性的。
当我开始为这个年轻人感到心疼时,他的伤口早已结痂,化作前行的力量。
张晚意的演员梦从高中时期便开始萌芽。
他原本已经考入同济大学表演系,这本是许多人求之不得的机会,但他坚持不读,最终圆梦北京电影学院。
这种对表演的执着追求,仿佛预示着他未来不同寻常的演艺道路。
展开剩余90%大二时,经纪公司向他抛出橄榄枝,承诺诱人的条件。
年轻的张晚意签下了长达7-8年的合约,满心期待能够获得优质的资源和合适的角色。
然而,现实给了他沉重的一击。
公司并未兑现承诺,只塞给他几个低质量的网剧配角。
他出演的第一部剧《极品魔王》堪称“神奇”的剧组——演员不靠谱,连导演都来路不明。
虽然只是四番,但张晚意将王富贵这个角色诠释得令人难忘。
回看那些早期作品,我不禁感慨:真正的好演员果然没有包袱。
那时的张晚意,穿着“凉快”的戏服,顶着一头小卷毛,还要说着“我叫晚意,你记住”这样令人尴尬的台词。
看得出来,早期的钱是真不好挣。
因公司未履行承诺且拒绝提供商务明细,2016年,张晚意提出解约。
然而公司却向他索赔1250万违约金。
一个刚走出校园、毫无名气的小演员,要面对如此天文数字的赔偿,我不敢想象他当时的压力有多大。
虽然最终只需赔偿60万,但对于当时的他来说,这依然不是小数目。
这次经历让他深刻意识到资本干预的弊端,也奠定了他后来选择成为“个体户”的决心。
解约后,张晚意成立个人工作室,开始了真正的独立之路。
当个体户的好处是可以自主掌控事业,选自己喜欢的剧本,拒绝烂片,专注角色深度。
不像有些艺人,即使火了之后还得接不喜欢的剧,不停地“奶新人”。
但自由的代价同样沉重。
成立工作室后,张晚意每天带着简历奔波于各大剧组之间,没有经纪人帮忙牵线搭桥,一切都要亲力亲为。
这种状态让我想起娱乐圈中那些被资本裹挟的艺人,对比之下,张晚意的选择显得尤为珍贵。
转机出现在面试《觉醒年代》陈延年一角时。
据导演后来回忆,张晚意和一众帅哥相比并不是最出挑的,但在片场试戏时,他进门的一瞬间,恰好有一束阳光照在他身上,眼睛亮晶晶的,眼神也十分坚定。
这个瞬间打动了导演,觉得“老天爷都在帮他”。
于是,在百人之中,导演选择了他出演陈延年。
或者更准确地说,是陈延年选择了张晚意。
剧中陈延年带着脚镣奔赴刑场的那个回眸,堪称可以载入影史的时刻。
因为这不是虚构的英雄,而是真实存在的先烈。
张晚意用他的表演,让我们与历史对话,与英雄共鸣。
《乔家的儿女》选角时,张晚意正在拍摄《风起霓裳》。
尽管每天收工很晚,他仍积极试戏,多次深夜录制试戏片段。
正是这种专业态度和敬业精神,打动了制作方,让他获得了二强这个角色,并最终赢得华鼎奖最佳男演员。
《风起霓裳》播出后,他凭借曹王的扮相和演技出圈。
2021年,制片人因此邀请他饰演《长相思》中的苍玄。
从王富贵到王权富贵,张晚意的演技跨度令人惊叹。
于是,继陈延年回眸后,他的演艺生涯中又多了一块“免死金牌”:“我想和你长相守有错吗?”
这个角色也成为了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,打开了古偶赛道。
有人质疑:他的年代剧演得好好的,为何要转入古偶?
但现实是,演古偶容易成为流量,而成为流量之后,才有更多选择好剧本的权利。
这条路,或许是他当时能选的最好的一条。
作为个体户,张晚意面临着诸多挑战。
资源竞争处于劣势,头部IP容易被资本艺人截胡,悬疑剧多年未递本子。
他曾坦言:“想尝试悬疑剧,但是我一直也没有接到合适的本、合适的角色。”
更重要的是,他缺乏专业的公关团队,容易遭受恶意营销。
比如《柳州记》播出期间,他被黑粉攻击,却无人维护。
但难能可贵的是,他始终坚持“君子和而不同”的原则,不会因为别的演员火就发黑通稿、拉踩他人。
他把演戏当做热爱的事业,不卖CP不炒作。
别人黑他时,他好好演戏;
别人夸他时,他好好演戏;
别人满天发营销时,他依然好好演戏。
没有公司扶持,却手握好口碑,靠的就是演技积累。
张晚意曾说:“演员就该藏在角色之后。”
这句话,他身体力行地践行着。
在资本横流的娱乐圈,他像一股清流,不随波逐流,不迎合炒作。
他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,用作品说话,用角色证明。
或许正是因为没有资本的裹挟,他才能保持这份难得的纯粹与专注。
看着他在《花少》中自然而不造作的表现,我突然理解了他的选择。
没有公司,意味着没有靠山,但也意味着没有束缚。
他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意愿,去选择真正热爱的角色和作品。
从背负千万违约金到成为实力演员,没有经纪公司,没有强大背景,张晚意这位“个体户”杀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。
这条路或许崎岖,但每一步都踏实;
或许孤独,但每一刻都自由。
发布于:北京市永信证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